白大褂下,是一身健碩的肌肉;銀針之間,拳套已悄然備好。30歲的石銘完成了一場職業身份的魔幻切換,這位“格斗中醫”用雙拳打通了兩個平行世界。
8月22日,上海UFC格斗之夜,中醫師石銘迎來她在終極格斗冠軍賽的首秀。為這場比賽,她向醫院調休了6天假期——“上個月多加了幾次班,這個月就可以多調休”。
去年底,業余進行MMA訓練的石銘在UFC精英之路第3季中奪冠,收獲了UFC合同。從此,“格斗中醫”的名號不脛而走,但她依舊每天在醫院救死扶傷,下班后才奔赴訓練場。
01 分裂人生,醫生拳手無縫切換
石銘的日常生活堪稱 “分裂式”人生范本。白天,她是昆明某醫院專業的針灸醫師,專攻腦卒中、疼痛類及老年慢性病的調理,用針灸治療腰椎病、頸椎病。
夜晚,她變身格斗運動員,在俱樂部里揮汗如雨。每周一、三、五下班后雷打不動地去俱樂部上課訓練。
甚至她的訓練裝備也永遠塞在出診箱夾層——纏手帶代替了醫用膠布,筋膜槍旁邊躺著針灸包。
02 時間管理,調休六天背后精心準備
為參加上海UFC比賽,石銘精心規劃時間。她特意向醫院請了六天假,為此上個月多加了幾次班,通過調休的方式得以成行。
備戰期間,她增加了訓練強度:每天下班后跑步練體能,周末不加班時也會練習身體素質。她在俱樂部主要練習摔跤,技術比之前更加嫻熟,銜接運用更流暢。
03 主場首秀,壓力最大的一次戰斗
與以往“重在參與”的佛系心態不同,石銘坦言這次感到“壓力大到爆炸”。
這是她參加格斗比賽以來壓力最大的一次。在中國主場作戰,正式亮相UFC,又是當晚最后一個出場,迎戰身高、體重、經驗都占優的巴西選手布拉西爾。
“因為這次有更多人在幫我備戰,我不想讓他們失望。還有那些鼓勵和支持我的人,我也不想讓他們傷心。”距離比賽還有四天時,她還沒能完全解決心態問題。
04 技術融合,中醫智慧賦能格斗戰術
石銘的格斗風格帶著鮮明的中醫印記。她擅長尋找對手經絡節點的薄弱處施壓,猶如尋找穴位般精準。
纏斗時的呼吸控制借鑒了氣功吐納法,能在極限缺氧狀態下多撐10秒。甚至賽后恢復也獨樹一幟——當其他選手用冰敷時,她掏出艾條做督脈灸。
她的教練巴格揭秘:“她將中醫的‘圓運動’理論融入摔跤,看似別扭的體位實則是精心設計的杠桿。”
05 跨界女王,中國體壇的斜杠巾幗
石銘不是第一個“跨界女王”,中國體壇早就有一批“狠角色”。
張偉麗從幼兒園老師、酒店前臺到UFC世界冠軍,用拳頭打出一條逆襲路。
閆曉楠曾經是體校散打隊的“假小子”,如今是UFC排名前五的猛將,人稱“MMA絞肉機”。
蔡宗菊小時候家里窮得打赤腳訓練,如今是中國唯一五星級拳王。
這些姑娘的共同點是:主業能吃飯,副業能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