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圈,撿現成從來都是門學問。對于急需擴產的車企來說,直接接手別家現成的工廠,比自己從頭建廠房、裝設備省事兒多了。而今年,這種產能接盤的戲碼在行業里演得格外頻繁,最近最受關注的一樁,莫過于深藍汽車拿下了北京現代的重慶工廠。

曾經北京現代耗資77億元打造的現代化工廠,如今已經換上了深藍的標識,即將改造為新能源汽車生產線。更讓人咋舌的是價格,這座當年砸了77億的工廠,短短幾年就以16.2億元的價格成交,算下來連當初建設成本的兩折都不到,說是清倉大甩賣一點不夸張。今天就讓我們來扒一下這背后的故事!
工廠易主始末
誰能想到,曾經高高在上的合資品牌,如今居然成了自主品牌的設備供應商。北京現代重慶工廠的身世堪稱戲劇性,2015年,正處于巔峰期的北京現代斥資77億元開建這座在華第五座工廠,2017年8月正式投產。廠區占地足足187萬平方米,年產能達到30萬輛,自動化率、生產線柔性等指標在當時都算得上行業領先,是北京現代引以為傲的最先進工廠。
可這座工廠的輝煌沒能持續多久,隨著北京現代在國內市場的銷量一路下滑,產能過剩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從2021年12月開始,重慶工廠就陷入了長期停產的狀態,偌大的廠區只能閑置。就像之前北京現代順義第一工廠被出售一樣,重慶工廠最終也走上了賣廠求生的路,而且轉讓過程亦是一波三折。

2023年8月,重慶工廠第一次掛牌出售,底價36.8億元,結果沒人接盤直接流拍。沒辦法只能降價,第二次掛牌價降到25.8億元,依然沒能找到買家。直到第三次降價到19.17億元,才終于在2023年底以16.2億元的價格成交,這個價格不僅不到首次掛牌價的一半,更只是當初建設成本的兩成左右。最終,這場“甩賣”被急需擴產的深藍汽車撿了漏,這座曾經的韓系標桿工廠,成了深藍沖擊更高銷量的新跳板。
該工廠的命運轉折,正是兩家企業境遇的真實寫照。北京現代曾有過無限風光,2013年到2016年,其連續四年年銷量突破百萬輛,2016年更是創下114.2萬輛的巔峰戰績,是當時國內少有的能穩定邁過百萬銷量門檻的合資車企。也正是因為銷量火爆,北京現代才信心滿滿地砸巨資建設重慶工廠,想進一步擴大優勢。
可隨著自主品牌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強勢崛起,以北京現代為代表的韓系品牌率先遭遇滑鐵盧,市場份額被不斷擠壓。到了2022年,也就是重慶工廠被出售的前一年,北京現代年銷量已經暴跌到28.4萬輛,還不到巔峰時期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