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茂名高州荔枝迎來了豐收季。樹上沉甸甸的果實壓彎了枝頭,果農們忙著采摘,運輸車隊也在倉庫外排起長龍。
但豐收背后,果農最擔憂的始終是銷路。過去,荔枝采摘后如無及時的訂單支撐,就可能陷入積壓,導致價格下滑甚至滯銷,“果賤傷農”成為行業難以突破的困境。
今年6月,淘寶買菜的半托管模式首次落地茂名,通過線上確定性訂單,短短48小時內迅速完成了6萬單荔枝的發貨,直接扭轉了當地傳統的采銷模式。
這一模式并非簡單的渠道調整,而是通過線上流量與線下產業鏈的銜接,形成產業分工與標準化作業流程,解決了傳統農業的供應鏈痛點。

圖源:圖蟲創意
從更廣的行業視角來看,這次模式創新折射的是整個生鮮電商領域的一場關鍵變革。確定性訂單、品牌標準化與規模化供應鏈管理,正成為生鮮電商的競爭新高地。當下,淘寶、拼多多、京東等大廠均在布局生鮮電商賽道,搶奪“菜籃子”生意。
艾媒咨詢數據預計,2025年在線餐飲外賣市場規模達到17469億元,生鮮電商市場規模達到5403億元,本地生活服務規模將超2.5萬億元。
對果農和供應鏈企業來說,這種模式提供了可持續的產業發展路徑與確定的市場需求。荔枝的大豐收,也因此真正變成了一場看得見的好年景。
從社區團購到農場直發,淘寶買菜戰略轉型
今年年初,淘寶買菜終止了社區團購業務,轉向農場直發模式。
2023年5月,阿里將旗下社區團購業務“淘菜菜”與即時零售業務“淘鮮達”合并,統一命名為“淘寶買菜”。2024年4月,淘寶買菜被納入新成立的超市發展中心。2025年,淘寶買菜徹底放棄次日自提模式,升級為“淘寶買菜-農場直發”,所有商品通過快遞直接送達用戶指定地址。
淘寶買菜農場直發作為淘寶農產品戰略的新模式,自3月全面升級生鮮農產品半托管平臺后,通過源頭產地嚴選、農場直發,線上以半托管運營模式,打通淘寶全域運營資源(流量資源、確定性銷量訂單、品牌化升級、熱劇IP合作、供應鏈優化、產品標準、消費者運營),幫助全國各大生鮮農產品產區構建線上銷售通路。
截至目前,淘寶買菜已合作全球100多個產區,打造超過30個時令大品,包括挪威三文魚、俄羅斯帝皇蟹、智利車厘子、泰國榴蓮、厄瓜多爾的大蝦、五常大米、三亞芒果、煙臺蘋果、云南建水藍莓、寧德大黃魚、茂名荔枝等。
淘寶天貓食品生鮮及淘寶買菜總經理張鵬對時代周報等媒體表示,農產品尤其是生鮮品類的定價模式基本都是成本定價,大量成本投入在上游生產和供應鏈加工,真正到了下游營銷推廣、流量組織、品牌打造環節相對乏力。
為解決這一問題,淘寶買菜推出了半托管模式,由平臺負責線上流量組織,具體包括地域品牌、企業品牌和商品品牌的營銷推廣;政府和協會提供品牌推廣支持和資源協調;供應鏈企業則專注生產組織、品質保障和物流配送。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平臺通過確定性訂單機制,使供應鏈企業能夠提前掌握明確需求量,有效減少采摘和銷售過程中的浪費和風險。
高州電商協會會長邱伙興對比了模式變化帶來的影響。他表示,過去本地電商企業需要自建運營團隊、自主組織采摘和銷售渠道,如今由平臺專業團隊統一提供確定訂單,降低了運營和人工成本。
而在供應鏈端,高州小蜂嗡嗡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黃其超則對時代周報等媒體強調,確定性訂單機制顯著提高了供應鏈響應速度,使得采摘后的標準化處理與包裝能夠迅速完成,從而提升了整體的運營效率和規模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