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下半年,AI對于電商的滲透正在加速進行。面對AI浪潮,如何將大模型與自身業務深度融合,成為了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的探索重點。
近日,京東零售首次對外公布電商AI架構體系Oxygen。《科創板日報》記者獲悉,今年10月京東APP的下一個重大版本將推出更多的智能化功能,包括智能導購產品 “愛購”、商品的虛擬現實3D呈現等。
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京東集團產品委員會主席胡喜向記者介紹,目前基于京東JoyAI大模型,訓練了多個專業模型,包括預測模型、生成式推薦模型和多模態模型(VLM)等。這些模型不僅是技術工具,而是構成了智能電商的"大腦"和決策中樞。
為了構建下一代智能電商平臺,京東還將開發各種功能型智能體,如商品展示智能體、采銷智能體、客服智能體、營銷智能體等。這些智能體將協同工作,共同推動電商行業的智能化升級。
“我們已經開放了多智能體協作框架OxyGent和Oxygent-9N-xLLM大模型推理引擎,未來會有更多技術對外開放。” 胡喜稱。
《科創板日報》記者還了解到,京東正在深化商品呈現技術,特別是在XR與3D領域。例如,探索如何用3D技術展示口紅、實現虛擬試衣、以及進行3D直播——即在直播過程中將所有商品完全虛擬化呈現,讓觀眾獲得直觀感受。
胡喜表示,這些技術面臨的最大挑戰在于規模化和商業價值。具體來說,制作一個商品的3D模型并將其轉化為可用的腳本,往往耗時數月且成本高昂,導致模式難以持續。
為此,京東打造了一個基于大模型的AI 3D編輯平臺,旨在加速3D內容的創建速度,并與場景結合。用戶通過自然語言交互,即可快速生成所需的3D內容,從而實現商品3D呈現的大規模生產。
除了京東外,淘寶、美團等也在加速布局AI電商。比如淘寶推出“AI助手”、AI萬能搜和AI找低價功能,通過多輪對話實現商品搜索、個性化推薦與比價服務,提升用戶購物效率。美團上線獨立C端智能體“小美”,聚焦外賣點單、餐廳推薦等本地生活服務,基于用戶歷史偏好提供智能化交互體驗。
談及電商平臺的AI布局,艾媒咨詢創始人兼CEO張毅表示,各家主要基于自身戰略發展的需求,以及不同的企業基因展開差異化競爭。
“比如,京東以OxyGent架構作為核心,走的是全鏈路智能路線。在消費端解決的是傳統搜索低效的問題,供應鏈端主要解決行業、技術標準的話語權等,并從底層開源智能體框架以及推理的引擎。阿里則聚焦全域消費決策輔助,依托高德、餓了么等生態協同的優勢,為用戶提供場景化解決方案。對于美團而言,本地化是其優勢。因此本地生活的AI化是切入口。小美AI基于LBS和用戶數據,把商戶積累、履約能力作為顯性推薦能力,目標是強化本地護城河。”
在張毅看來,當前AI電商賽道仍處在上半場。“大家更多的是在嘗試探索中。未來的下半場,更多地在多模態交互的深化、跨場景的數據打通,以及通過AI推薦的透明度、用戶隱私數據等等,來催生新的行業規范,從而影響巨頭的技術路線。”
談及大模型在電商領域的落地挑戰,胡喜在采訪中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大模型的幻覺現象依然是最大的問題點,難以得到確定化的結果。“目前,智能體更適用于不確定性的問答場景。比如客服、銷售預測等。不少業務如果需要更為確定化的呈現,那么采用智能體就不太合適。”
胡喜坦言,京東在內部推進智能體落地時會以較為務實的態度。“智能體的概念是挺好的,但必須考慮其落地的可能性。我們不會目前就下斷言,認為Agent就是未來的應用程序,至少現階段還未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