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最近搞了個大動作,在庫里蒂巴的健康科技園建了個全球最大的“蚊子工廠”。每周能生產一億枚蚊卵,這數字是不是聽著就讓人頭皮發麻?但別急著喊打,這可不是什么邪惡計劃,恰恰相反,是巴西人想出的一個絕妙點子,用來對抗那些讓人聞風喪膽的蚊媒疾病。
你想想,登革熱、基孔肯雅病、寨卡病毒,這些名字是不是聽著就讓人心里發慌?它們的主要罪魁禍首就是埃及伊蚊。這種小東西,叮你一口,就可能讓你大病一場,甚至危及生命。這些年,巴西深受其害,科學家們也是絞盡腦汁,想找到一勞永逸的辦法。
終于,他們從大自然里找到了靈感。有一種叫沃爾巴克氏菌的細菌,廣泛存在于昆蟲界,但埃及伊蚊天生免疫。科學家們發現,如果把這細菌“塞”進埃及伊蚊體內,簡直就是給蚊子下了個“緊箍咒”。沃爾巴克氏菌能阻止那些病毒在蚊子體內興風作浪,讓蚊子變成一個“空殼子”,叮了人也傳不了病。更妙的是,帶菌的蚊子還特別能生,它們的后代也帶著這細菌,簡直是“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于是,這個蚊子工廠應運而生。他們專門培育攜帶沃爾巴克氏菌的埃及伊蚊。每周一億枚蚊卵,那得多少蚊子啊!這些蚊子長大后,會被釋放到野外,和野生的埃及伊蚊談一場“戀愛”。它們交配,繁衍,帶菌的蚊子越來越多,不帶菌的蚊子越來越少。久而久之,整個埃及伊蚊種群就變成了“帶菌者聯盟”,登革熱、基孔肯雅病、寨卡病毒,想通過蚊子傳播,那簡直是癡人說夢。
這招是不是很高明?利用自然的力量,以蚊制蚊,既環保又有效。這就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巴西人用智慧給蚊子下了個套,讓它們自投羅網,最終實現“天下無蚊”的愿景。你說,這算不算是一種“以毒攻毒”的智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