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事件:深圳核心區公寓價格“腰斬”,8字頭變4字頭
2025年7月,深圳南山區一則“備案價直降6折”的消息引爆樓市——華僑城寶辰公寓從備案價8.5萬/㎡跌至4.3萬/㎡,部分小戶型單價甚至低至“4字頭”,與周邊住宅14萬/㎡的價格形成顯著倒掛。無獨有偶,深業世紀山谷、京基東濱時代等項目緊隨其后,推出“工抵房75折”“首付分期免息”等促銷,部分房源價格較2024年高位腰斬。
中介數據顯示,此類降價公寓多為40年產權商辦屬性,主打“類住宅”設計(帶陽臺、通燃氣、民水民電),但庫存壓力驚人:截至2025年6月,深圳非住宅公寓可售套數19416套,去化周期達50.7個月,是住宅去化周期(7.4個月)的7倍。
價格腰斬背后:供需失衡與政策調控的雙重擠壓
- 庫存高壓:5年賣不完的公寓
深圳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深圳全面叫停商務公寓新增審批后,存量項目去化艱難。以寶安區為例,宏發璽玥麓坊等項目開盤2年仍有超60%房源未售,開發商不得不通過“買一送一”“租金返補”等極端手段回籠資金。 - 政策轉向:從“不限購紅利”到“去投資化”
商務公寓曾因“不限購、不限貸”成為投資熱點(2016年上海酒店式公寓成交占商品房總量25%),但隨著2020年深圳、廣州等城市停止類住宅審批,疊加交易稅費高昂(轉手增值稅+土地出讓金超20%),投資屬性大幅削弱。 - 租金回報率“假象”:高收益難掩流動性陷阱
盡管部分核心區公寓租金回報率達3%-4%(如南山小戶型月租1.2萬元,超5年定存利率),但空置率攀升至18%,且產權縮水(40年 vs 住宅70年)導致長期增值空間受限。
深圳樓市分化:住宅企穩與公寓“冰封”的撕裂
住宅市場:政策托底,核心區量價齊升
- 去化周期降至7.4個月:2025年上半年深圳新房住宅成交21222套,同比增長44.9%,福田、南山等核心區改善型房源去化率超80%。
- 價格結構性上漲:南山區二手房均價6.4萬/㎡,同比微漲1.8%,華潤城等高端項目單價突破10萬/㎡。
公寓市場:50個月庫存壓頂,降價成唯一出路
|
項目名稱 |
位置 |
原備案價(萬/㎡) |
現價(萬/㎡) |
降幅 |
租金回報率 |
|
華僑城寶辰公寓 |
南山 |
8.5 |
4.3 |
50.6% |
3.8% |
|
京基東濱時代 |
南山 |
9.2 |
4.5 |
51.1% |
3.5% |
|
福田歲寶壹品公寓 |
福田 |
7.8 |
3.9 |
50.0% |
3.2% |
全國房價走勢:分化加劇,核心城市與三四線“冰火兩重天”
一線城市:企穩跡象顯現,但公寓拖累市場
- 北京、上海:核心區住宅價格環比微漲0.2%-0.4%,但商辦公寓庫存去化周期超36個月,上海浦東某項目降價40%仍滯銷。
- 廣州:二手住宅價格同比下跌5.4%,增城、從化等外圍區庫存去化周期22個月,部分樓盤“以價換量”降價3%。
三四線城市:跌幅擴大,部分區域“鶴崗化”
- 溫州、東莞:房價較2021年高點跌幅超50%,溫州迎江區部分房源單價跌破4000元/㎡。
- 沈陽、常州:通過“商品房轉保障房”消化庫存,2025年計劃收購超1萬套公寓,但去化周期仍超30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