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6日,意大利羅馬,在持續的熱浪中,人們在巴爾卡恰噴泉中納涼,當日氣溫高達40℃。圖源/視覺中國
一過六月,歐洲大陸正式入夏,熱浪也再度席卷而來。從葡萄牙到德國,從法國到希臘,氣象觀測到的溫度甚至一度飆升至46℃以上,再度創下歷史新高。
烈日灼燒下,城市變成“烤箱”,街頭噴泉擠滿人群。在這片空調普及率遠低于亞洲的大陸上,人們不得不靠濕毛巾、冰腳盆和瓷磚地板等“物理降溫”方式與極端天氣博弈。
熱浪連番侵襲
歐洲多國氣溫破歷史紀錄
2025年夏季,熱浪席卷整個歐洲,從地中海到英倫三島,無一幸免。
據歐盟氣候監測機構Copernicus報告,2025年6月是歐洲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葡萄牙的小城莫拉(Mora)六月的日均氣溫達到46.6℃,刷新該國紀錄;西班牙塞維利亞連續三天突破44℃,多地進入“極端氣溫紅色警戒”狀態;西班牙氣象部門表示,今年6月份全境“極其炎熱”,“創下了歷史新高”,甚至超過了以往七八月的正常平均氣溫。
▲當地時間6月28日,西班牙巴塞羅那,游客們在國王廣場的陰涼處躲避陽光。圖源/視覺中國
據報道,7月以來,意大利、希臘和土耳其多個旅游城市已連續多日日間氣溫超過42℃,游客數量驟減、古跡管理壓力劇增。例如雅典衛城因“石板熱浪”反射效應,出現游客因中暑暈倒的情況,因此中午時段臨時關閉。法國南部城市尼姆、馬賽一度進入“極端天氣狀態”,公共交通、學校、戶外工地等大范圍暫停。
即便是以氣候溫和著稱的英國,也難逃熱浪侵襲。6月,倫敦希思羅機場氣溫曾達到33.6℃,打破當地6月歷史最高紀錄。這種氣溫曾被視為極端事件,如今卻成了“年度常規”。
氣象專家表示,此次熱浪來得比往年更早、持續時間更長、范圍更廣,涵蓋了法國、德國、意大利、克羅地亞、希臘等大部分中南歐國家。世界氣象組織(WMO)指出:“持續多日超過40℃的高溫在歐洲并不常見。由于氣候變暖,此類極端熱浪未來將更加頻繁、更加致命。”
“歐洲正經歷氣候危機的新前線。”有媒體評論稱:“這個大陸曾以四季分明、氣候宜人著稱,而今,它正變成另一片沙漠。”在社交媒體上,“#EuropeIsBurning”(意為“歐洲正在燃燒”)一度登上多國社交媒體熱搜,成為今年夏天現實與情緒的縮影。
“無空調挑戰”下的“自救”:
風扇+冰碗、側睡瓷磚上
英國氣象局專家吉利安-凱博士指出,“超過40℃的可能性,在過去12年間增長了20倍。”西班牙氣象局代表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這次熱浪來得格外早,強度更高,且明顯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
盡管氣候專家早已多次警告極端天氣將成為新常態,但當酷熱真的撲面而來,這片沒有空調的大陸,仍顯得猝不及防。
歐盟聯合研究中心(JRC)指出,這種極端熱浪加劇了城市“熱島效應”,使市中心平均氣溫比郊區高4–6℃,局部甚至超過10℃?。法國、意大利等國家不得不關閉學校,調整工時,強化用電保障;而更多普通人,則在“沒有空調的家”里,用冰水、濕毛巾和“夜間開窗”的方式,一寸寸熬過日間高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