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劇覺得特別慢。一集看下來,什么重要事都沒發(fā)生。像那個張文菁喊話的,還有李人駿當了檢察長以后,老是想以前的事,畫面就一直放。這樣看劇,很不痛快。網(wǎng)友也說,不是一年看一集,是每天看,不應該老是回放以前的畫面。
劇里人太多了。有七十多個人。但是很多人都記不住,不明白他們是干什么的。主線故事也弄不清楚。感覺好像是為了人多才搞這么多人。主角洪亮,張譯演的,總是不定主意。李人駿呢,原來是個官迷,一下就變好了。這種前后不搭,看著不像真的人。
導演說這不是爽劇。他說要慢慢看,才能明白司法系統(tǒng)有多復雜。但是觀眾不這么想。大家覺得,慢吞吞的不叫深度。這是在拖時間。把之前看過的舊情節(jié)拿出來再放一遍,就是為了湊集數(shù)。這是因為制作方懶。
劇集放到二十集以后,看的人就少了。數(shù)據(jù)顯示,收視率掉得厲害。大家覺得,中間一些沒什么用的集數(shù),把好不容易攢起來的人氣都給拖沒了。官博還在回網(wǎng)友的話,說誰在栽贓,誰在陷害。這看著像在躲避問題。不是正面回答大家為什么劇不好看了。
很多人說,這劇本來二十集就能講完,非要拍三十二集。是不是為了多收廣告費。影評人馬慶云也說了,這部劇有很多廢話,細節(jié)也弄不清楚。這些都是大問題。剪輯也很亂。成立專案組的事,就講了四集。節(jié)奏掌握得不好,比不上《狂飆》那種劇。張譯的表演,動作太多了,讓人看著不舒服。
有的觀眾認為,劇里有些文戲,就是人物心里想什么,人際關系怎么樣的,是需要時間來表現(xiàn)的。不能像短視頻那樣,只求快。他們說,像指導組解散這些地方,是想告訴大家掃黑除惡不容易。那種壓抑的感覺,是為了后面劇情爆發(fā)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