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十五運會深圳火炬手名單正式公布。名單涵蓋科學、體育、藝術等多個領域的杰出代表,其中包含薛其坤、顏寧等兩院院士,以及雷聲、劉虹、張雨霏、鞏立姣等奧運冠軍。值得關注的是,人形機器人“夸父”位列深圳火炬手名單,成為國內首個參與奧運級火炬傳遞的人形機器人。11月2日上午9時,第十五屆全運會火炬傳遞啟動儀式將在深圳市蓮花山公園舉行。屆時,這座創新之城將迎來一場融合科技、體育與文化的火炬傳遞盛會。
深圳站火炬手名單可謂“星光熠熠”,涵蓋了科學、體育、藝術等多個領域的頂尖人才。科學領域的代表包括國際著名實驗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他曾獲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際著名結構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顏寧,她是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獲得者。體育領域的代表有倫敦奧運會男子花劍個人金牌獲得者雷聲;實現奧運會金、銀、銅牌大滿貫的中國女子競走杰出運動員劉虹;以及張雨霏、鞏立姣等奧運冠軍。藝術領域的代表包括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潔,他是首位登上羅西尼歌劇節的中國歌唱家,全球出演歌劇41部,演出超500場。名單中還包括來自各行各業的基層代表,如網約車司機黃天華、公益救援志愿者石欣等,體現了粵港澳大灣區開放、包容、溫暖、奮進的底色。
在深圳火炬手名單中,第2到第3棒火炬手之間出現了一個特殊的身影——火炬手“夸父”。它是樂聚(深圳)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開源鴻蒙人形機器人,為國內首款可實現跳躍及多地形行走的同類產品。
十五運會火炬傳遞創新采取“三地聯動、四城同傳”的形式。11月2日上午9時,深圳市蓮花山公園將舉行火炬傳遞啟動儀式;9時30分,香港、澳門、廣州三地將分別舉行起跑儀式,同步開展火炬傳遞。整個傳遞活動共設火炬手200棒,每個城市跑動50棒,每棒跑動50至100米。火炬傳遞活動結束后,四個城市代表將把火種送回廣州,當天下午5點左右在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舉行融火儀式,以銜接十五運會開幕式場內火炬傳遞和主火炬點火,這一安排將充分展示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精彩和便利。
深圳站火炬傳遞路線總長45公里,其中跑動約5公里,空中傳遞約40公里,整體呈現四大設計理念:致敬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5周年的“改革之路”、書寫粵港澳大灣區圖景的“融合之路”、展現特區高質量發展的“未來之路”、彰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之路”。深圳站火炬傳遞全程分為三段,采用 “陸空聯動、山海貫通” 的方式,融入低空經濟元素。從蓮花山下出發的第一段“改革之路”,彰顯深圳敢為人先、勇立潮頭的改革精神。隨后,直升機進行空中傳遞,飛越深圳的山脊與海岸,環繞前海,這條“開放之路”象征深圳開放包容的城市氣度。最后一段“創新之路”從空中回歸陸路傳遞,穿越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以火炬傳遞展現深港協同、灣區共融的創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