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越來越智能、越來越電動的時代,“操控”這個詞顯得有些固執。它不講性價比,也不談續航焦慮,它只屬于那些仍然愿意雙手握緊方向盤、愿意感受車身姿態與地面摩擦的那群人。今天我們就給大家盤點了幾臺操控界熱門車型。
寶馬M2
在寶馬M家族中,M2永遠是那個最“純粹”的存在。它沒有復雜的四驅系統,也不追求浮華配置。短軸距、后驅、直六、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這些詞放在一起,就是駕駛愛好者的夢中配置。

M2搭載3.0T L6發動機,前后配重近乎完美的50:50,配合M自適應懸架與后橋限滑差速鎖,讓人一上手就能感受到“車身跟得上手速”的暢快。低扭輸出飽滿,動力銜接順滑,除了聲浪略顯收斂,整體依舊是典型的寶馬味。

相比上代F87,現款M2更“文明”了些,底盤調性兼顧日常舒適,這也是時代趨勢。但只要你愿意,它依舊是那臺能讓你找回機械共鳴的后驅玩具。
本田思域Type R
有人說,后驅才是操控的正統。但Type R用實力告訴你—前驅,也可以是信仰。K20C1發動機輸出300馬力,6速手動變速箱行程緊湊清晰,每一次入擋都有機械的質感。

在彎道中,Type R那種“指哪打哪”的跟隨感,是任何電控系統都難以復制的。它讓駕駛者真正成為車的一部分。

在日常使用中,它又足夠溫和,低轉速反應靈敏,輕踩油門即可體會動力與車身的協調。Type R不是躁動的跑車,而是一臺讓駕駛者保持熱血的工具。
+
如果說性能車的門檻太高,那么領克03+把它拉回到了現實。2.0T發動機+愛信8AT。根據不同版本最大輸出分別有265、309、350馬力。作為一輛性能車,領克03+的懸架十分緊繃,能為車輛提供堅實有力的支撐,底盤的整體感很強,日常行駛時表現的十分靈活。而且懸架很有高級感,在保留靈活的駕駛樂趣的同時,也照顧到了日常行駛的舒適性。

四驅系統能在彎中主動分配扭矩到后軸,出彎加速干脆利落。更難得的是,20多萬元的價格,你就能擁有一臺既能上賽道、又能兼顧通勤的性能車。領克03+讓操控不再是小眾的樂趣。
特斯拉 高性能版
操控從來不是燃油車的專利。Model 3 高性能版用電動車的方式重新定義了“控制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