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鏡還在繼續火熱。廠商們接連登場,新品一款接一款,蘋果AI眼鏡的傳聞也在持續流出,誰都不愿錯過這個新一代個人終端。可熱鬧之外,市場上真正讓人「想戴」的產品卻寥寥無幾。
實際上,今天我們真正能買到的AI眼鏡盡管已經非常接近傳統眼鏡,但幾乎還是「大黑框」:厚重、寬腿、科技感過剩。Meta新推出的Ray-Ban Meta Display,為了加入顯示,甚至比之前還更厚、更重。AI眼鏡的功能在進化,但形態似乎在倒退。
坦率地講,這不只是審美問題,也是工程難題。要拍照,就要加攝像頭;要顯示,就得塞進光波導鏡片(包括Micro LED顯示屏);要續航,就要更大的電池。每一次技術堆疊,都會換來一個更臃腫的外形。AI眼鏡行業似乎在陷入一個奇怪的循環:
離「智能」越來越近,但離「眼鏡」越來越遠。
所幸還是有一些廠商更深刻地明白,智能眼鏡首先是一副眼鏡。10月16日,影目INMO在成都發布了新一代AI眼鏡——INMO GO3。從表面上看,INMO GO3看起來就像是Ray-Ban Meta Display的反其道而行,把鏡腿做到了只有8毫米窄,配合首發的多款框型,幾乎做到了與日常佩戴的傳統時尚眼鏡無異。然而在這樣堪稱驚艷的外觀設計下,INMO GO3還同時集成了攝像頭和顯示。

AI眼鏡毫無疑問是「螺螄殼里做道場」,但INMO這次帶來的不只是一次顏值革命,可能還是普通人真正戴上、愛上AI眼鏡的開始。
告別大黑框,AI眼鏡的顏值新巔峰
如果說AI眼鏡讓人「看見未來」,INMO GO3則讓人更愿意「戴上未來」。
在外觀上,INMO GO3完成了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在前代帶顯示的基礎上進一步集成了攝像頭,同時還把AI 眼鏡做得更加輕盈、時尚和日常。8毫米的超窄鏡腿、首發多款框型設計,以及不漏光的IMAR顯示模組,讓這副眼鏡在美學、功能與日常之間達到了罕見的平衡。
第一次,我們好像不再需要為了智能犧牲外形,為了功能放棄追求美學。但要讓一副全功能的AI 眼鏡「好看」,遠比我們想象中要難。

INMO的「解題思路」簡單來說就是從重構「鏡腿」開始,壓榨每一平方毫米的內部空間。他們不是單純把元件做小,而是徹底改寫了眼鏡內部的結構設計,原本分散在鏡腿前半段的主板、電池等核心元器件,被高度集成在鏡腿尾部,同時又能確保功能與散熱。
不過比起思路,更重要的是他們確實做到了最大化鏡腿內部空間的利用,結果就是拿出了一副不管從側面還是正面看都非常接近傳統時尚眼鏡的AI眼鏡。
放在今天,這就足夠脫穎而出了,但INMO也沒有忽視每個眼鏡用戶都有的個性化時尚訴求。發布會上,INMO GO3宣布了多款首發框型,未來還將持續推出新的鏡框設計,計劃在社群開放「用戶投票決定框型」的機制,每季度推出用戶投票最高的框型進入量產,直接讓用戶審美決定設計。

另一項容易被忽視卻關鍵的設計,是那塊「不漏光」的顯示鏡片。之前很多帶顯示的AI眼鏡在明亮環境下容易「穿幫」——旁人能從側面看到屏幕閃爍。而INMO GO3搭載了獨家的IMAR光學引擎,通過重新設計波導片角度與鏡框前傾角,讓光線更集中,顯示僅對佩戴者可見。對于使用提詞進行演講、拍攝,或者實時翻譯對話的用戶,這自然就有了一種「社交安全感」:
別人看到的是你的眼神,而不是你在「看屏幕」。

而從側面到正面,INMO GO3也都在傳遞一個信號——AI眼鏡的功能與美學,并非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另一方面,也只有一副智能眼鏡終于好看到可以成為穿搭的一部分,它才真正具備成為下一代隨身終端的資格。從這個角度,INMO GO3做到的不只是刷新AI 眼鏡的顏值天花板,更是讓AI眼鏡更能夠深入每一個人的日常。
始于顏值,終于日常
對INMO GO3來說,外觀的驚艷不是全部,真正的升級,還在從外至內的「日常感」。佩戴體驗是核心關鍵,INMO的工程師在重構設計的基礎上,還將眼鏡重量均勻分布在鼻梁和耳后區域,告別了傳統智能眼鏡的頭重腳輕和對鼻梁的壓迫。
再加之可外擴15° 的鏡腿和柔軟的空氣鼻托設計,無論是長時間還是全天候佩戴,幾乎都不會產生負擔。這些看似微小的細節,其實才是智能眼鏡的真正門檻——如果戴不舒服,AI再聰明、功能再好用都沒有意義。
當然,算力和續航也是關鍵。INMO GO3在這方面就下了不少「硬」功夫:采用雙芯架構設計,實現算力與功耗的兩全其美;采用突破性的單光機雙目顯示,將顯示功耗降低了約45%,同時配備高亮度Micro LED屏幕,入眼亮度最高可達1500nit,確保了戶外高亮度下的可用性。

更聰明的是它的電池系統。INMO在GO3上設計了一種磁吸可拆卸電池,用戶只需五秒即可完成熱插拔更換。標配兩塊電池與充電倉,可以循環使用,幾乎實現「無限續航」。沒有充電焦慮,也不必頻繁摘下眼鏡,這種使用體驗的連續性,是讓AI眼鏡真正走向生活的關鍵一步。
但硬件之外,軟件與交互更是用戶愿不愿意長時間佩戴使用的核心。而INMO GO3不僅支持文字+語音的消息提醒、第一視角拍攝和全天候AI 助手「阿目同學」,還著實拿出了一些「王牌」。
尤其是INMO GO3在翻譯大師上做到了雙向對話實時翻譯,不僅支持超過260種在線語種和9種離線語種,搭配專屬領夾音箱INMO Speaker,還能直接將用戶的話(比如中文)實時翻譯成對方的語言(比如英文),甚至支持AI擬音,復制你的聲音。不管是旅行、商務還是其他跨語言的交流,這種自然的溝通方式才是AI真正的打開方式。
